政策配合:USR

()107-110年实施措施
多年来,亚大不断积累社会责任实践成果,于2018年成立「亚洲大学社会责任发展与实践中心(USR中心)」,以实践大学社会责任为使命,结合教研产能量,解决社区/社会问题,促进经济、环境及社会永续发展。并设置「亚洲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谘询委员会」,协助规划与检核推动社会责任实践的方向与成果。积极建置鼓励师生社会参与的行政支持机制,包括教师评鑑与多元升等加分、奖励USR教案、选拔USR杰出绩优人才等,并持续滚动修正相关办法。
2020年,依据校务发展重点,透过AI技术加值,成立「亚大AI-USR实践基地(AI-USR Hub)」,孵育校内USR计画发展萌芽并茁壮深耕。

()107-110年实施成效
教育部第一期推动USR计画,本校获补助种子型计画「大学在地携手共创阿罩雾银发风华-远离失智创新整合照顾行动计画」,并于第二期升级为萌芽型计画「打造高龄失智友善城镇:失智识能x瑞智升级x智能辅助」,此外,自107年起,本校透过高教深耕计画培育校内USR实践计画,107年补助8件种子型计画案,108年补助9件种子型计画案,109年补助5件种子型计画案及3件萌芽型计画案,110年持续补助5件种子型计画案及3件萌芽型计画案。由深耕计画及教育部补助之USR实践计画,社会影响人次累计已达95,843人次,另外五级检伤APP使用人数超过5万人次。

高教深耕计画107年补助案包括:
1. 王晴慧教授团队-「大学在地共创部落奇思梦想-松鹤原民学童原创力栽培暨文化深耕实践计画」
 
以「抢救部落传统文化逐年流失的危机」为议题,从寻访部落故事、建构部落故事数码绘本、部落族语数码绘本至教唱部落传统歌谣、编演部落音乐剧等,逐步落实部落文化之传承;并活用部落场域的生态环境,研创部落生态智慧游戏设计,同时从部落文化脉络出发,协助松鹤部落进行社区美学主题定位、设计部落装置艺术,厚实部落文化观光的魅力。
主要成果及亮点:(1)协助制作部落故事数码绘本,补强部落儿童数码能力普遍弱化之现象;(2)协助共创部落音乐剧,培养部落儿童的文化创意;(3)研创部落生态智慧游戏,培育大学生与部落儿童投入部落生态导览之能力;(4)协助松鹤部落营造公共空间的美学设计,携手妆点部落公共空间,营造社区魅力;(5)打造部落儿童演绎故事的软实力,达到传承部落文化之宗旨;(6)开发「部落儿童原创力创新课程」,解决松鹤部落传统文化逐年流失的危机。

2. 李明明教授团队-「大学在地银发乐活-食安与成功老化计画」:
 
以长照与食安议题是目前社区健康促进为议题,不仅推动社区营养食疗观念,并透过专科医师的评估与失智症数据库的分析,有效降低失智发生,进而与社区长期照护据点结合,让学生学习到银发族长期照护实务经验。
主要成果及亮点:(1)USR研究生与CSR业师偕同带领课程办理社区乐活工作坊,共计200人次参与;(2)邀请健康照护专家进行社区健康乐活讲座,共计200人次参与;(3)借由计画,学生将课堂所学创意知识得以发挥并回馈社区,并帮助年轻世代了解老年人身心方面的变化及需求;(4)进行银发族健康促进活动,减少老化计慢性疾病的发生等成效。

3. 李明荣教授团队-「银发族匹克球体适能健康促进计画」:
 
以「银发族体适能能力」为议题,(1)将议题融入课程,透过PBL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及(2)规划学生在社区或产业中见、实习等方策略推动计画,以期解决银发族体适能能力,并达到社会互动、保持活跃、独立、乐观和认知健康等五点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从社区中发掘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学生投入相关产业就业或创业,完成创业的梦想。
主要成果及亮点:(1)利用匹克球体育课程进行PBL服务学习课程,完课人数87人。服务中市四张犁社区、台中市立德社区、台中市大里区永隆社区、台中市雾峰区六股社区、台中市太平区宜欣社区等社区人次约890人次;(2)活耀长者的比率提升10%,健康运动时间和频率的提升8%(3)促进社区长者的健康,健康的长者可以减轻家中的经济与照护压力,同时也减轻政府的健保照护财政负担。

4. 林家安教授团队-「岛屿边界的写作-台西村的文化培力与健康照顾计画」:
 
本计画以「长期遭受工业发展空气污染的彰化县大城乡台西村」为议题,导入在地关怀、健康照顾、环境保护与文化数码知识,以影像纪录、文化培力及艺术介入等方式,参与记录地区组织与内隐文化;同时借由评估找出台西村长者需求,从社会资源连结与日常生活功能提升二面向,透过代间教育,台西村长者与学生共同参与,结合地方产业资源,共同促进台西村社区文化创新发展,并增进学生对在地认同,实践人文关怀及社会服务精神。
主要成果及亮点:(1)举办影像工作坊来相互学习,透过影像的拍摄企图创造农村记忆与见证的可能,并成立台西村影像馆,办理环境影展;(2)利用无障碍居家及社区环境及长者各项功能性体适能两项评估找出台西村长者居家环境改善及健康照顾需求,以提供改善之建议。透过有效的评估,于台西村进行盘点,对焦需求问题,并研提问题潜在解决方案,以冀打造「即时性」与「整合性」的医疗照护网络,让台西村不再有医疗偏乡之憾。

5. 林锡铨教授团队-「在地历史建筑活化再发展:『老无老朴素艺术中心』亮点营造计画」:
   
以雾峰的地方重建与再发展为议题,旨在协助雾峰在地营造一处文化观光新亮点,使旧教育厅发展成为「老无老素朴艺术中心:一个实践圆满老化的乐龄艺术教育与交流中心」。并利用协助历史建筑活化营造与文化观光推展的过程,带领休憩系与创意学院学生展现艺术创价与文化观光行销的创价创业能力。
主要成果及亮点:(1)结合休閒与游憩管理系、商品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与数码媒体设计系之「event management」、「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等五门课程以及各系毕业专题学生共约200人的参与;(2)活化旧台湾省教育厅成为老无老素朴艺术中心,使成为的雾峰文化观光新亮点;(3)借由该场域举办「雾峰转型发展座谈会」连结产官学与一般民众,建立雾峰文化观光发展之整合平台,形成发展共识;(4)结合台中市政府学习型城市计画举办「雾峰转型试验城镇之旅」首部曲游程试行活动,更推进了雾峰的区域治理;(5)成立在地的「鱼鸟文化志工队」深耕在地与亚大间的交流等。

6. 施养佳教授团队-「菇类产业链结与在地关怀实践计画」:
 
以菇类产业面临转型压力为议题,利用亚洲大学「食药用菇类研究中心」过去7年之研究成果及经验,结合校内其他学院专业教师及「新兴保健菇类技术产业联盟」会员,关怀在地菇农,协助他们提升菇类栽培新技术及运用工业4.0增加产量。
主要成果及亮点:(1)利用「生技事业经营管理实务」、「资讯与科技」及「食品化学专论」课程,透过三门课程融入PBL+USR计画的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之能力,学生解决问题之成果共计5件;(2)与雾峰农会及在地菇农业者建立起紧密的夥伴关系策略及产业链结。(3)已培育108位学生。

7. 柯慧贞教授团队-「台中市中小学生网络与手机成瘾之预防及处遇计画」:
 
以台中市「学生网络与手机成瘾防治」为议题,结合网瘾防治中心、心理系、视光系、资工系、生资系以及中国医药大学精神科师生与国高中团队与家长,共同合作形成3C成瘾防治USR联盟,持续推动网络成瘾防治与视力保健社会倡导议题,提升台中市中小学生的健康上网素养,并及早有效辅导中小学生的网络及手机成瘾问题。
主要成果及亮点:(1)已发展成瘾学程与特色课程,修课人数达360人、跨领域工作坊人数达294人;(2)场域实践,包括:(A)一级预防:已发展宣导卡、提升动机提升方案、预防失控方案、延宕满足等方案,提升学生健康上网知能态度,受益学生人次达350人次;(B)二级预防:进行中小学生3C沉迷的筛检与早期处遇,沉迷高关怀群受益学生达2,033人次;(3)已完成教师与专业人员培力、家长培力,受益人次达3,247人次;透过社区产业连结及大众教育(影片),增进对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成因及改善策略之认识,受益人次达17,372人次;(4)国际联结部分,已签署四国五中心的MOU,办理一次网络成瘾国际会议;出席国际USR论坛会议二次。

8. 詹雯玲教授团队-「下一站幸福-弱势儿童梦想起飞计画」:
 
以「阳光利他」为目标,扣紧「开拓弱势学童视野」为主,结合跨领域学科,融入USR精神,秉持将脱贫的力量交还学童手上,透过一系列活动,带领师生了解在地文化及人文风情,关怀弱势学童,并提升师生与社会大众对「不山不市」弱势学童之关注与回馈。
主要成果及亮点:(1)导入「行动医疗APP」、「能源技术导论」及「文学与生活」等课程,结合专题导向及问题导向学习,由学生观察实践场域发现学童基本之资讯知识不足,原拟教学APP,对学童而言门槛过高,故改活动主题,由学生依据观察到的实践场域学童之需求,为其量身订作各式APP,透过生动有趣之APP,学习资讯与医学常识,达到寓教于乐(2)辅导学童手绘年历并进行产业促销义卖;(3) 结合社区发展协会,举办一系列社区讲座,深耕地方;(4)以竹子坑教会为起点,未来将借由教会网络,扩大服务对象。

高教深耕计画108年补助案包括:
1. 王昭能教授团队-「智慧渔场管理之科技导入计画-以台南市北门区为例」(新兴型计画)
 
以「环境冲击、产业人力老化及致养殖经验与技术的传承问题」为议题,透过应用科技导入的思维,研发智慧渔场管理平台,以解决养殖业目前所遭遇之问题,有效提升传统养殖安全与产能,进而推动产业管理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成果及亮点:(1)课程导入:物联网核心技术(35人修课)、嵌入式系统导论(35人修课)、人机互动概论(34人修课),培养学生实务应用开发能力,利用北门鱼塭为场域,带领资讯电机学院和医学暨健康学院和创意学院之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未来农渔牧4.0时代的应用与实战能力;(2)应用科技导入的思维,结合通讯科技、物联网、云端运算、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之技术整合于开发智慧水产养殖管理平台,包括(A)建构智慧成本管理系统:纪录饲料成本、换肉率等相关数据,提供渔民掌握成本之管理能力;(B)建构智慧水质监测平台:应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监控水中溶氧量、与水上水下温度等数据,协助渔民以数据化方式了解水中状况,及时找出因应方式;(C)建构智慧水车监测平台:即时监控鱼塭水车状况,稳定的中溶氧量等。

2. 王晴慧教授团队-「大学在地共创松鹤部落人文再造暨原乡创生实践计画」(延续型计画)
 
从在地需求与地方创生的动机出发,规划出三个子计画(部落叙事数码实践计画、部落生态旅游实践计画、部落社区美学实践计画),分别就部落的文化、叙事、艺术、生态、美学等面向进行重整与打造,期能达到部落文化创新教育与永续城乡之目标。
主要成果及亮点:(1)课程融入PBL+USR计画的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之能力,相关课程与营队活动包括绘本文学欣赏、创业管理、生态旅游、创意绘本营,共计150人次参与;(2)培育部落学生与大学生之图像叙事创造力,并借由大学生与小学生携手共创「松鹤部落数码绘本」,使断层的部落文化有所传承(3)协助研发松鹤部落桌游产品,以扶植部落生态观光之发展,促进地方创生之机能;(4)形塑松鹤部落社区美学特色,打造部落閒置空间为「相信广场」,以凝聚部落居民情感的融合,并借由社区美学的导入,促进部落文化观光魅力。

3. 李明明教授团队-「在地银发照护健康城物联网服务-银发乐活产业创生的开发计画」(延续暨整合型计画)
 
以雾峰社区(六股、北柳、锦荣社区)的区域性健康问题为议题,并聚焦于银发血糖、血压、骨质状况及早期失智等问题上。透过计画执行带动学生参与及在地认同,并提升长者的生活品质、提供长者圆梦的机会,使长者能够在成功老化的概念下,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健康生活。
主要成果及亮点:(1)导入「中医药养生产业经营管理」及「中药生技食品与日常保健」之跨领域学习课程;(2)优盛医疗器材悠活系统合作1件;(3)发展银发悠活休閒产业,增加一条银发悠活小旅行方案路线。
4. 柯慧贞教授团队-「台中市中小学生网络与手机成瘾之预防及处遇计画」(延续型计画)
 
持续以「台中市学生网络与手机成瘾防治」为议题,透过执行「研究发展」、「课程发展」、「实践服务」、「社区培力」、「国内外资源联结」等策略,以达成1)培育跨域大学生与研究生,提升社会关怀与问题解决能力,积极投入与协助解决E世代的新兴议题、2)发展有效预防与辅导治疗网络与手机沉迷方案,并于场域实践,有效降低中小学生网络与手机沉迷高风险、3)透过教师培力、家长培力、资源连结及大众社会教育,扩大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意识与改善方案的效益、4)与国际链结,分享台湾经验,进行国际交流等目标。
主要成果及亮点:(1)已发展成瘾学程与特色课程,包括「网络成瘾防治专题」及「忧郁、自伤及网络成瘾防治实务」等10门课程,修课人数达398人、跨领域工作坊人数达358人、无网络生活教育营前工作坊与营后反思督导工作坊人数达108人;(2)场域实践,包括:(A)一级预防:已发展宣导卡、提升动机提升方案、预防失控方案、延宕满足等方案,提升学生健康上网知能态度,受益学生人次达381人次;(B)二级预防:进行中小学生3C沉迷的筛检与早期处遇,沉迷高关怀群受益学生达1,882人次。(C)三级预防:全国首创无网络生活住宿教育营队,有效降低学生网络与手机沉迷高风险(有效改善率94%),受益人次达529人次;(3)已完成教师与专业人员培力、家长培力,受益人次达4,199人次;透过社区产业连结及大众教育(影片),增进对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成因及改善策略之认识,受益人次达14,688人次;(4)国际联结部分,持续依据已签署之四国五中心的MOU进行国际合作,出席国际USR论坛会议二次。

5. 林锡铨教授团队、詹雯玲教授团队及施养佳教授团队协力推动「『雾峰-试验之城』创生共学行动计画」(内含3件子计画)(延续暨整合型计画)
         
目前雾峰发展的主要课题有三:地方文化光荣感的重建、各部门资源的整合以及在地特色产业的创新推广(主要是文化观光产业与新健康农业)。以「雾峰转型试验城镇之旅」的规划推展作为地方的发展愿景,结合地方产官学,从五个面向开始展开再一次台湾社会转型试验的带领。全面性地创新探索未来台湾文明转型之重要内涵,包括文化面的「在地文艺复兴运动」、农业面的「新健康农业推广」、政治面的「诗情民主运动」、社区面的「绿活生态村」建造以及教育面的「全人生态教育促进」。透过在地认同的连结、投入实践场域,让亚大学生从养成社会关怀,进而在实际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专业的叙事力与创造力,并推动「新健康农业推广」、「绿活生态村」及「全人生态教育促进」三个面向的计画执行。
主要成果及亮点:(1)「新健康农业推广」面向:(A)计画导入课程包括「生技事业经营管理实务」、「程式设计与智慧应用」、「企业伦理与永续经营」及「感官评估与实务」;(B)借由「实际场域踏查」、「议题专案导向PBL」课程、「学生多元叙事力工作坊」等培训活动,训练学生之「问题发现力」、「洞察力」、「团队合作力」、「沟通力」、「创新力」及「领导决策力」;(2)「绿活生态村」面向:(A)计画导入课程包括「网页系统开发」、「资料结构与算法」及「职能治疗伦理与规范」;(B)透过职治系学生为社区高龄长者依据体适能检测,并量身打造健康操,带领社区长辈活动筋骨,以增进社区高龄者体适能及促进社区文化人情交流;(C)透过「手工皂教学」及「科学实作—天气瓶」等活动,训练社区高龄长者记忆力与按照步骤操作的能力、手部精细功能,加强年长者动态站姿平衡;(D)教导年长者如何使用平版电脑自拍,使年长者了解时下的流行、与年轻人有共同的话题,并了解3C产品对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E)透过青银共行、共学及共艺,认识及学习小农产品及手作产品销售技巧,以期拓展社区老人经济能力,同时透过对景点进行景观彩绘与拍照,并于期末发表成果作品,进而提升社区老人自我认知价值;(F) 由生医系领学生开发网页系统平台,同时展示社区发展协会简介及呈现在地产业,达到宣传效果兼俱媒合功能;(3)「全人生态教育促进」面向:(A)计画导入课程包括「移地教学:领导与创新」,表现技法(),休憩系、视传系、数媒系之专题研究等共8门课程;(B)创发「老玩艺握手市集」、「阿罩雾素朴艺术节」活动品牌;(C)研创鱼鸟相关文创纪念品15件;(D)带领在地素人艺术创业20人以上。

6. 林家安教授团队与张建人教授团队合作推动的「云林县口湖乡-农业3.0,产业品牌提升整合行销计画」(内含2件子计画)(整合型计画)
         
秉持大学善尽社会责任的精神,实际能以深根的理念将学术专业以永续经营的社会服务态度进入一个真正有困难及有迫切需要的村落,期待可以带动乡内的居民对生命的价值再次点燃,对自我的及社区的健康照顾有着正向及积极的动机,进而提升其生活品质,维护其基本之人类尊严及再创造社区在地的价值。计画以产业行销与艺术介入及长期健康照顾之教与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操作方法,将核心价值定位在产业行销与艺术介入、长期健康照顾的二大主轴,透过跨专业科系所的合作,带领师生携手投入在地关怀、健康照顾、环境保护并透过产业行销与健康照护知识的收集储存传递分享利用与创造,作为本计画知识建构的策略与方法,同时连结相关社会资源使在地社区发展深耕重生,使达到本次大学社会责任实践的核心意义与目标。
主要成果及亮点:(1)计画导入课程包括「故事脚本设计」、「影音纪实节目制作」等4门课程,共291人修课,提供学生更多学习、思考、反思、转化等的学习过程,使具备资讯媒体设计、应用等专业技能;(2)以「在地关怀」议题为核心,连结产官学及地方社区发展单位资源,提升在地养殖渔产品品质及竞争力,建立具独特性之「海味口湖」地方品牌,并促成人口的回流;(3)并透过食渔教育推广增加在地友善水产品的价值,带动消费者支持在地生产养殖水产品的消费意愿,进而提升养殖渔村竞争力;(4)协助业者完成生态园区之规划与活动设计,同时在网络行销上,协助产品网络行销影片之制作;(5)透过评估找出口湖乡长者之需求,从找议题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与长者共同学习,建立在地认同感,并促进世代交流。

高教深耕计画109年补助案包括:
1. 王昭能教授团队-「智慧水产养殖之科技导入」(种子型计画)
 
以「环境冲击与养殖经验与技术的传承问题」为议题,透过应用智慧型传讯记录器自动将监测资料传送至云端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不同鱼塭的饲料管理与水质监控,即时数据分析,提出最佳养殖方案,以制定配套措施改良与方案。
主要成果及亮点:(1)透过PBL课程融入开发智慧水产养殖学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端技术等创新思维,培育36位学生一起将北门养殖之科技导入之问题带回课堂讨论,思考解决之道;(2)智慧养殖系统共导入58座鱼池;(3)培育在地养殖业者80位,可促进国内西南沿海偏乡创新转型以及提供年青人就业机会,更有机会孵化出智慧养殖在地化。
2. 蒋育铮教授团队-「开发可应用于食品安全及其供应链管理之AI人工智能系统」(种子型计画)
   
以「粮食安全与人民健康」为议题,开发之新兴虚实整合之关键技术,来解决目前国际粮食安全与人民健康之重要相关议题。计画执行重点包括开发新型的检测芯片与新型的温度感控芯片,用以检测食品中重要的病原菌与监控食品的温度,透过无线充电技术能提供芯片长时间主动发射讯号,拥有主动式RFID及被动式RFID的优点,带动另一波的标籤革命,运用在食品安全上,能监控温度的变化,全程监控搭配溯源及履历机制让商品更透明。
主要成果及亮点:(1)开发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109年获得2项国家新创奖肯定,分别为(A) 2020国家新创奖-新创精进奖,题目为无线传能即时感温监控半导体芯片于食品安全之开发与应用,(B) 2020年国家新创奖-新创精进奖,题目为:「益生菌及病原菌之基因探针、引子及生物芯片之开发与应用」;(2)109年新冠肺炎刚开始时,即协助国内厂商进行产品确效与认证,协助两家检验厂商获得国家SNQ标案三件(艾克索、蓝氧棒),协助厂商衍生利益达1500万以上;(3)陆续提供2500瓶以上,以食用级食盐电解之次氯酸水(50PPM100PPM),提供学校职员工及周边学校或经常往来办理活动之高中职学校,用以增加各级学校防疫工作,提供获益人次逾5000人次;(4)与农业群暨食品群群科中心开设新课纲课程教师专业进修研讨会:「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之应用与实习」研习会,对象为全国高级中等学校食品群科教师,教导有关食品安全新知识,以培育高级人才。

3. 薛荣银教授团队-「亚洲大学智慧农业品质、品牌认证平台-以科技导入稻米产业为例」(种子型计画)
   
以「台湾农业平均收入低、传统农产运销系统让农民难有议价能力、农业人口老化、农药残留与全球竞争等问题」为议题,透过「亚洲大学智慧农业品质、品牌认证平台」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品质并有效协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牌,以维持农民生计。
主要成果及亮点:(1)完成系统架构之建立与农产品影像专属特征之撷取,及农民与消费者端行动应用程式之架构设计,取得发明专利;(2)培育学生逾15名。

4. 蔡渊裕教授团队-「偏乡地区智慧化紧急检伤及远距医疗」(种子型计画)

以「偏乡地区硬件设备缺乏、软件支援度不佳,民众无法得到完善的医疗照护资源」为议题,透过提供精准医疗诊断辅助与紧急检伤服务,改善偏乡地区医疗技术不完善的问题。
主要成果及亮点:(1)已完成五级检伤与个人生理数据撷取行动应用程式的制作,五级检伤APP109年有48,321人次的使用纪录,将整合至台中市紧急医疗e化系统;(2)整合智慧手环提供使用者步数与睡眠等生理讯号历史资料查询,并完成人体骨架撷取;(3)培育30名学生;(4)与厂商签订两件合作案。
5. 廖岳祥教授团队-「缩短中小学AI素养落差」(种子型计画)

依据108课纲「AI教育化、教育AI化」之策略,以「偏乡教育资源较少且相关资讯吸收不足,导致AI素养落差产生」为议题,针对偏乡地区中小学提供「AI初级课程」及「AI进阶课程」训练,以活泼、生动、寓教于乐的AI课程进行教育,使参与学员在AI素养与AI应用皆有实质而正面的提昇,进而改善AI素养落差问题。
主要成果及亮点:(1)完成AI初阶课程及进阶课程之设计;(2)完成6位种子教师之教育训练;(3)协助训练偏乡中小学生617人次,包括11AI初级课程(333人次)1AI进阶课程(30人次)3AI科普讲座(254位偏乡中小学生)

6. 林锡铨教授团队-「『台湾转型试验文化』创新实践计画」(萌芽型计画)
   
以「阐扬雾峰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方精神」为议题,透过举办节日活动与培力工作坊,将「阿罩雾人文剧场」的文化观光发展理念推广深化,并引导同学进行跨领域之地方创价学习。
主要成果及亮点:(1)结合跨四院系共10位老师之数门课程与多项学生专题,进行议题导向的创新教学;(2)配合区公所一区一特色「看见人文阿罩雾计画」举办「阿罩雾文化办桌」,建构雾峰人文博览会雏形;(3)举办三场「阿罩雾人文剧场」工作坊,跨领域探讨戏剧性体验旅游事业的发展,并开发多项在地特色文创商品。

7. 李明明教授团队-「大学在地食农教育-农业价值创造与永续经营计画」(萌芽型计画)

以「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产业链结」为议题,并以106年度大学在地长照衔接健康促进与营养共餐计画为基础,串联107108年度大学在地银发乐活食安与成功老化计画,从过去执行的成果并延续合作经验,带领学生一起合作发挥所长,使食品营养的教育能对社会大众食的健康与食的安心发挥作用。
主要成果及亮点:(1)完成食农教育导入大学部课程教学内容二门 (108-2 中药生技食品与日常保健、109-1中医药养生产业经营管理)(2)共办理食农与食安教育专题讲座六场次,共计参与学生250人次;(2)完成12场校外食农教育及12场校外食品营养卫教等活动;(3)协助彰化市在地食材开发社区营造计画方案场域勘查辅导2(桃源社区、石牌社区)(4)完成辅导彰化市在地企业投资传统农业科技创生计画辅导4(万生科技、革新科技、八卦山咖啡张、博智先进)(5)完成彰化市政府委讬规划国发会地方农业创生计画提案一件。

8. 柯慧贞教授团队-「资讯素养要扎根,健康上网不上瘾计画」(萌芽型计画)
 
以「全国中小学生手机与各类型网络沈迷」为议题,透过(1)发展相关课程,培育跨域大学生与研究生,提升对网络沈迷议题的社会关怀与问题解决能力,积极投入与协助解决E世代的新兴议题;(2)发展有效预防与辅导治疗网络与手机沉迷方案,并应用在场域,有效降低中小学生网络与手机沉迷高风险;(3)透过教师培力、家长培力、社区与产业资源连结及大众社会教育,扩大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意识与改善方案的效益。
主要成果及亮点:(1)发展成瘾学程与特色课程,修课人数达583人,跨领域工作坊人数达150人次,无网络生活教育营前工作坊与营后反思督导工作坊人数达425人次;(2)网瘾三级预防场域实践,包括:(A)一级预防:已发展磨课师课程、亲职教育影片、宣导卡、提升动机、预防失控、延宕满足等方案,提升学生健康上网知能态度,并透过社区产业连结及大众教育(影片),增进对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成因及改善策略之认识,109年受益人次达11,050人次;(B)二级预防:协助台南市进行学生3C沉迷的筛检,以针对沉迷高关怀群进行早期处遇,学生筛检人次共逾80,000人次,其中沉迷高关怀群受益学生达23,351人次;(C)三级预防:举办第三期无网络生活营与三梯次家庭幸福工作坊,结合高成就、归属、愉悦及意义感活动,健康上网动机提升及预发失控因应技巧训练完成22个家庭的网络生活亲子营队与家庭幸福工作坊,90%学员改善使用3C态度,100%家长提升3C教养的知能;(3)完成教师与专业人员培力、家长培力,受益人次达1754人次;(4)开发「逐步减量」与「讯息回馈」App,协助43位(达74.4%)手机成瘾高风险同学显着改善与脱瘾。

高教深耕计画110年补助案包括:
1. 王昭能教授团队-「智慧水产养殖之科技导入」(种子型计画)
 
以「环境冲击与养殖经验与技术的传承问题」为议题,透过应用智慧型传讯记录器自动将监测资料传送至云端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不同鱼塭的饲料管理与水质监控,即时数据分析,提出最佳养殖方案,以制定配套措施改良与方案。
主要成果及亮点:(1) 透过实地参访与课程PBL学习整合,学生从田调过程中学习智慧养殖推动与渔民之间的情感,并透过系统开发,增加师生所以致用之实务应用的经验,共培育159位学生;(2)智慧养殖系统累计导入60座鱼池;(3)培育在地养殖业者60位,可促进国内西南沿海偏乡创新转型以及提供年青人就业机会,更有机会孵化出智慧养殖在地化。(4)本计画与工研院、水试所进行水质传感器相关开发,使用最新的5G资通讯、AI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水产养殖智能专家系统。(5)AWS举办AWSome Day研讨会,分享各种产业结合云端技术的案例,当天近有300名师生共同参与。(6)     亚大师生团队,以影片纪录「智慧养殖」-「渔生」,荣获2021第五届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人气奖。(7)亚大师生团队开发出「迓地气」网页平台,能提早告知渔民天气与水温变化,减少鱼只死亡,获「民生公共物联网」AI竞赛佳作。(8)协助撰写《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2. 蒋育铮教授团队-「开发可应用于食品安全及其供应链管理之AI人工智能系统」(种子型计画)
   
以「粮食安全与人民健康」为议题,开发之新兴虚实整合之关键技术,来解决目前国际粮食安全与人民健康之重要相关议题。计画执行重点包括开发新型的检测芯片与新型的温度感控芯片,用以检测食品中重要的病原菌与监控食品的温度,透过无线充电技术能提供芯片长时间主动发射讯号,拥有主动式RFID及被动式RFID的优点,带动另一波的标籤革命,运用在食品安全上,能监控温度的变化,全程监控搭配溯源及履历机制让商品更透明。
主要成果及亮点:(1)透过课程与工作坊,培育学生具备半导体芯片监控技术、实验室认证等专业知能,共计1392人次。(2)协助厂商提升食安监控与检测技术、创造经济价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共计7件厂商辅导案;(3)开发新技术于食安检测之应用,并透过合作计画协助产业测试产品之抗菌性等特质,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共计5件计画案。(4)开发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无线传能即时感温监控半导体芯片于食品安全之开发与应用」及「益生菌及病原菌之基因探针、引子及生物芯片之开发与应用」,获2021国家新创奖-新创精进奖;(2)半导体感温芯片」技术被GRB国家研究资讯系统与国家新创奖网站列为亮点介绍;(3)协助葛芮特生医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21台湾优良精品大奖-国家生技大奖」;(4)参加BioAsia Taiwan 亚洲生技大展,以「食品安全把关新利器」为题展出;(5)出席AOAC研讨会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介绍与分享」演讲;(6)协助撰写《食安管理与产业发展》及《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3. 薛荣银教授团队-「亚洲大学智慧农业品质、品牌认证平台-以科技导入稻米产业为例」(种子型计画)
   
以「台湾农业平均收入低、传统农产运销系统让农民难有议价能力、农业人口老化、农药残留与全球竞争等问题」为议题,透过「亚洲大学智慧农业品质、品牌认证平台」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品质并有效协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牌,以维持农民生计。
主要成果及亮点:(1)完成系统架构之建立与农产品影像专属特征之撷取,及农民与消费者端行动应用程式之架构设计,今年因疫情关系着重于优化使用者体验;(2)将研究与USR融入课程,共计181修课人次;(3)与吾酶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理工作坊,培训学生农试所专属技术;(4) 举办智慧农业模型竞赛与区块链与商业模式竞赛两活动,每场各超过80名同学参与,透过培养学生对于本计画相关技术知能及解决问题之创意思考能力;(5)协助撰写《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4. 蔡渊裕教授团队-「偏乡地区智慧化紧急检伤及远距医疗」(种子型计画)

以「偏乡地区硬件设备缺乏、软件支援度不佳,民众无法得到完善的医疗照护资源」为议题,透过提供精准医疗诊断辅助与紧急检伤服务,改善偏乡地区医疗技术不完善的问题。
主要成果及亮点:(1)开发使用者皮肤照片撷取与呼吸录影程式至镜面系统中;(2)设计与开发以区块链为基础的跨院所医疗资料共享系统;(3)训练学生透过问题解决获得实务应用的经验,共计培育30名学生;(4)与厂商签订一件合作案。

5. 廖岳祥教授团队-「缩短中小学AI素养落差」(种子型计画)

依据108课纲「AI教育化、教育AI化」之策略,以「偏乡教育资源较少且相关资讯吸收不足,导致AI素养落差产生」为议题,针对偏乡地区中小学提供「AI初级课程」及「AI进阶课程」训练,以活泼、生动、寓教于乐的AI课程进行教育,使参与学员在AI素养与AI应用皆有实质而正面的提昇,进而改善AI素养落差问题。
主要成果及亮点:(1)持续滚动修正AI初阶课程及进阶课程之设计;(2)完成6位种子教师之教育训练;(3)协助训练偏乡中小学生421人次,包括15AI课程(309人次)3AI科普讲座(112人次)

6. 林锡铨教授团队-「『台湾转型试验文化』创新实践计画─阿罩雾人文剧场-II(萌芽型计画)
   
以「阐扬雾峰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方精神」为议题,透过举办节日活动与培力工作坊,将「阿罩雾人文剧场」的文化观光发展理念推广深化,并引导同学进行跨领域之地方创价学习,以达到「阐扬地方文化精神」、「创新文化观光产业」、「营造城镇发展品牌」及「建构教育生态环境」之目标。
主要成果及亮点:(1) 成立「阿罩雾人文剧团」,研发5部人文戏剧剧本,在五个不同的文化资产点─旧教育厅、省议会、望月峰、光复新村、鱼鸟公共艺术学院,完成五部戏剧的演出,并委请资传系师生协助产出5款戏剧成果纪录影片;(2)完成适用于戏剧情境之「剧场餐车」的视觉设计展示;(3)研发两款以雾峰在地农产为食材的独特剧场小吃,甚受好评;(4) 将游程设计导入戏剧内容,让同学进行创新游程规划,完成剧场式导览游程;(5)受彰化生活美学馆邀请,参与日月潭「小镇艺术节」的演出;(6)由时尚系师生设计研发多款雾峰花衬衫;(7) 经过110年度计画的创新实践,已经初步建构出雾峰戏剧性文化观光创新体验雏型;(8)协助撰写《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7. 李明明教授团队-「大学在地食农教育-农业价值创造与永续经营计画」(萌芽型计画)

以「银发营养、老化失能、食品安全」为议题,以跨领域团队分工的方式,合作达成大学在地农业价值创造与食农教育计画的目标:(1)智慧食养-高龄营养照护方案、(2)环境永续-安心食材、(3)品牌创造-推动银发食养专业形象,并透过上述三项行动策略方案,完成大学在地农业价值创造与食农教育计画总目标。
主要成果及亮点:(1) 邀请业师协同教学设计讲座课程,引领修课学生了解菇类栽培技术、菇类饮食保健的方法以及产业应用价值经验;(2) 邀请业界师资办理青年工作坊,与菇类产业链结之农友合作设计推广菇类特色产品方案;(3) 完成食农教育导入大学部课程教学内容二门 (109-2 中药生技食品与日常保健、110-1中医药养生产业经营管理),修课答139人次;(4) 完成109-2课程菇类食农教育创新创课课程一场(线上远距同步),参与讨论并完成讨论单共计67位学生;(5) 完成食农教育创新创课工作坊课程二场、完成中药与菇类产业应用专题演讲一场,共计49位学生参与;(6)协助撰写《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8. 柯慧贞教授团队-「健康上网不上瘾计画」(萌芽型计画)
 
以「全国中小学生手机与各类型网络沈迷」为议题,透过(1)发展相关课程,培育跨域大学生与研究生,提升对网络沈迷议题的社会关怀与问题解决能力,积极投入与协助解决E世代的新兴议题;(2)发展有效预防与辅导治疗网络与手机沉迷方案,并应用在场域,有效降低中小学生网络与手机沉迷高风险;(3)透过教师培力、家长培力、社区与产业资源连结及大众社会教育,扩大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意识与改善方案的效益。
主要成果及亮点:(1)发培育跨域学生投入议题修课达835人、跨域工作坊达652人、反思督导达158人;(2)网瘾三级预防场域实践,包括:(A)一级预防:已发展磨课师课程、亲职教育影片、宣导卡、提升动机、预防失控、延宕满足等方案,提升学生健康上网知能态度,并透过社区产业连结及大众教育(影片),增进对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成因及改善策略之认识,110年受益受益学生达731人次;(B)二级预防:筛检中小学生3C沉迷与早期处遇,受益达3915人次;(C)三级预防:首创无网络生活住宿教育营队,降低青少年网络/手机沉迷高风险(有效改善率94%),569人次受益。疫期间开发引导学生「逐步减量自我调控App 」与「回馈讯息App」有效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风险,达74.4%改善率;(3)教师与专业人员和家长培训累计达7981人次受益;增进对网络与手机沉迷的问题及改善策略认识大众教育,累计达39321人次;(4)协助撰写《大学的社会实践和永续创新─由阿罩雾出发的SDGs故事》专书。

 () 111年未来规画
109年起,培育五个运用AI技术协助当今产业、政府及社区解决问题之创新USR种子实践计画:「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于智慧水产养殖之科技导入」、「开发可应用于食品安全及其供应链管理之AI人工智能系统」、「亚洲大学智慧农业品质、品牌认证平台-以科技导入稻米产业为例」、「偏乡地区智慧化紧急检伤及远距医疗」、「缩短中小学AI素养落差」,并持续支持「『台湾转型试验文化』创新实践计画-阿罩雾人文剧场」、「大学在地食农教育-农业价值创造与永续经营计画」及「健康上网不上瘾计画」茁壮。
111年将持续支持上述计画成长与深耕。并开始孵育新种子型USR计画,包括「听语社区推广及复能计画」、「守护野生动物及爱护雾峰友善计画」、「偏乡社区活化空间设计之创新实践」及「为爱朗读,用文字与插图,带领铁窗里的孩子看见世界看到未来」。